行业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出版研究 > 行业动态 > 正文 >
石峰2005答记者问:谈报刊业的改革思路及举措
发布时间:2007-05-31 点击数量:

记者:2005年报刊改革发展的主要思路是什么?报刊管理有哪些新举措?要达到什么主要的目标?

石峰:根据整个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部署,2005年报刊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思路是:以体制、机制改革为重点,以保证正确导向为根本,以促进发展为目的。最终的目标是,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、体现先进文化建设要求的、符合我国报刊业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。据此,2005年推进报刊业改革发展的主要举措有以下几方面:

一是认真总结改革试点单位经验,巩固和推广试点工作成果。如上所述,去年报刊业的改革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和突破,十分可贵。但这些经验要全面推广,需要进行总结和提高,有的还需要完善,有的目前个别试点可取,在面上推广还不行。因此,我们将召开若干专题研讨会、现场交流会等,把试点单位的经验有计划、有步骤地加以推广,共享改革成果。

二是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报刊事业单位的改革。在相关政策完备的前提下,首先要推动经营性报刊转企改制,重点是进行体制机制创新,完善法人治理结构,逐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,有条件的还要进一步加快产权制度改革,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。对党报党刊和社会公益性较强的报刊,由国家主办,实行新的事业体制。所谓新的事业体制,就是要改变国家投入的方式,实行灵活的事业体制,养事不养人,以提高投入的效益。改革的重点是在科学划分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的前提下,实行宣传和经营两分开,把广告、印刷、发行、传输等业务和其他经营性产业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,转制为企业,面向市场,搞好经营,为壮大主业服务。同时要继续深化内部劳动、人事、分配制度改革,建立新的运行机制。为此,将出台《深化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》。已组建的党报集团要深化改革,重点是剥离集团控股的企业,理顺管理体制,改革运行机制,抓好经营,壮大实力。

三是探索和实行报刊退出机制。我国报刊业缺乏退出机制,已经成为报刊业健康发展的痼疾,成为深化改革的一大障碍,只生不死,可以说对任何事物都是违背生存规律的。我们曾尝试实行期刊试办期制度,但是由于体制问题,由于没有建立报刊质量指标体系,难以真正实行。这一步跨不出去,报刊业的改革发展没有希望。今年我们准备下大力量建立报刊质量评价体系,各方面的要求都要具体化、量化。有的省近年来试行报刊质量末位淘汰制,取得了一些效果,我们支持这种尝试。

四是合理规划报刊业发展的结构布局。现在大家都认为报刊业结构布局不合理,但怎么不合理,怎样才算合理,谁都说不清楚。而且实施《行政许可法》以后,申请人申办报刊,批准或不批准的依据是什么?《出版管理条例》规定,新办报刊“应当符合国家关于出版单位总量、结构、布局的规划”,规划都没有凭什么审批?但这个问题很复杂,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论证,不但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,还要有政策措施、目标任务、指标体系等,要用数据说话。我们认为这是项基础性工作,要作为今年的一个重点工作来做。

此外,今年还有几项工作要做,一是要尽快完成报刊出版数据库建设。这是实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,力争在今年上半年完成。二是规范报刊市场秩序。初步计划联合有关部门重拳出击,运用法律的、行政的、纪律的手段,共同规范市场秩序,优化竞争环境,纠正行业不正之风。三是修订报纸和期刊的两个管理规定。这两个管理规定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实管理工作需要,要求今年上半年修订完成。四是要对高校学报进行一次调研。高校学报约占刊物总量的三分之一,数量很大,但总体质量不高,面向市场的很少。我们准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对高校的学报进行整顿。 五是建立新闻采编人员的资格准入制度。 六是实行报刊发行量认证制度。经民政部批准,成立了“国新出版物数据调查中心”,正在制定报刊发行量认证规则和办法,此举对规范报刊业的发展、建立诚信机制将起到积极作用。 七是建立新的期刊物流配送体系。我国期刊的市场规模在1985年就达到了25亿册,到现在20年间,一直在25—30亿册之间徘徊,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覆盖率不够,物流配送体系不行。我们正在与国铁传媒公司接触,探讨建立新的期刊物流配送体系的可能性率,同时还学习借鉴外国的经验,争取尽快建立一个全新的期刊物流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