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2月22日,重庆大学一流学术期刊建设专家座谈会在主教517会议室举行,会议特邀科睿唯安大中华区学术事业部业务总监宁笔,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执行秘书长、《北京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常务副主编刘曙光编审莅校指导。重庆大学科技发展研究院院长朱才朝教授,“双一流”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郭劲松教授、重点建设项目科科长樊小龙,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周小元教授,《镁合金学报(英文)》常务副主编彭晓东教授,《西部人居环境学刊》常务副主编曾卫教授,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振宇研究员,土木工程学院王卫永教授,社长处处长兼期刊社社长袁文全教授,期刊社副社长游滨编审、曾忠教授,以及校内期刊编辑同仁参加了座谈交流。座谈会由袁文全处长主持。
袁文全处长在致辞中表示,学术期刊是展现学术成果、推动学术传播、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载体,也是促进学术创新、繁荣学术研究、建设高水平学科的重要支撑。此次座谈会旨在加强我校学术期刊建设,并通过一流期刊建设推动我校一流学科建设。学校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学术期刊建设,将学术期刊发展规划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“双一流”建设总体方案。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,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办刊水平都得到较大提升。目前,正准备启动高水平学术期刊培育资助计划,以建设一流期刊为目标,全面提升办刊质量,拓展办刊规模,打造学科刊群,更好服务于学校的“双一流”建设。
宁笔总监作了题为《创建世界一流期刊,助力“双一流”建设》的专题报告。他从世界一流期刊的特征、中国创办世界一流期刊的发展空间及可能的路径、“双一流”建设大学监测指标体系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。报告分析了国内知名高校、国际知名出版社高水平期刊的表现,揭示了高校主办的SCI收录期刊对ESI学科的贡献及期刊发展与一流学科建设的相互促进关系,介绍了国内部分省市、部分高校在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、培育一流科技期刊方面的政策支持和行动计划。他指出,一流期刊与“双一流”建设密切相关,一流期刊可以为高校聚集一批人才,强化学科优势,从而帮助交叉学科、新兴学科建设。他相信在未来几年,国内高校会创办更多的高水平国际期刊,发表更多来自全球的优秀学术成果。
刘曙光主编以《期刊与学术同体》为题,概括了一流期刊应具有的八大特点,一流的视野、一流的成果产出、一流的资源及其办刊能力、一流的期刊标准、一流的队伍、一流的学科群和研究方法、一流的传播力和学术影响力、一流的品牌。他认为,期刊与学术共同体之间相互交融、相互促进。一流的学科要有一流的出版物,期刊的特色化发展离不开优势学科和学术共同体的支撑。为此,他强调要举全校之力,集全国之智,凝聚包括“学校共同体”“编辑部共同体”“编委会共同体”“双一流学科共同体”“期刊共同体”和“二次文摘共同体”在内的各具特色的学术共同体,推动期刊的一流建设与发展。
彭晓东主编作了题为《突出学科特色,创办一流科技期刊》的专题报告。他介绍了《镁合金学报(英文)》的建设发展历程,获得领军期刊后的建设目标,以及创刊过程中的一些体会。他认为,好的学术期刊要努力做到发文量和影响因子同步增长。面对期刊发展的历史性机遇,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根本理念,利用好天时、地利、人和优势,发挥专家办刊的巨大作用,努力把期刊打造成为全球专业领域成果发布和学术交流的平台。
朱才朝院长在发言中希望校内各学院和学术团队、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积极行动起来,努力培育和创办高水平新刊。坚持文化自信,抓住期刊发展机遇,实现期刊发展的新突破。密切把握国家期刊发展及考核政策动向,关注期刊的内涵发展,加大期刊诚信体系建设。紧紧依托专业机构、项目平台、学科优势,推动重庆大学学术期刊提升计划尽快实施,确保培育新刊和现有期刊能力提升同步推进。
在随后的互动交流环节,与会人员围绕期刊与学科建设的关系、科学家办刊、办刊体制机制,以及办刊政策、办刊经费、办刊队伍、办刊场地等方面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。此次会议拓展了大家的办刊思路和国际视野,对于高起点、高水准培育新刊,打造一流学术期刊群,推动重庆大学学术期刊学术质量和办刊水平整体提升,更好地服务于学校“双一流”建设意义深远。
(撰稿:期刊社 梁远华;审核:游滨)